首页 -- >> 青秀H5-- >> 军事部H5工作室

全优尖兵书写特种兵传奇

记第13集团军某旅参谋长黎登贵

发布时间:2015-05-26 13:09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作者:军事部H5工作室

扫一扫看相关H5专题

 

时任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某旅副参谋长的黎登贵在云南某外训地进行匍匐穿过铁丝网训练(2014年3月25日摄)。

  初夏时节,西南某靶场。一个全副武装、虎背熊腰的身影持枪跑向标靶。一排标靶应声而落,全部10环!他就是13集团军某旅参谋长黎登贵。高效文/摄(新华社发)

  烈日下,开阔的训练场上竖起8个波佩尔靶。百米开外,全副武装的黎登贵双眼紧盯靶位,绷起身体,做好冲锋的准备。

  一声令下,他立刻端着突击步枪冲了出去,距靶位50米左右时,他突然停住,半跪在地上抬手就是一枪,一个波佩尔靶应声而倒。

  这种靶子底部安有横轴,被子弹击中便向后倒地,能直观地体现一个射手的水平。

  枪声刚落,黎登贵又向前突进几米,卧倒,开枪,第二个靶子同样被击倒。没有丝毫停留,他又快速匍匐到障碍物后探出枪管击中第3个靶子,紧接着起身在跑动中开枪,第4颗子弹穿过障碍物上的方孔朝靶子直直飞去。

  紧接着,黎登贵拔出手枪,以跪姿、卧姿和立姿再次射出4发子弹。

  不到50秒,8个波佩尔靶全部倒在地上。

  短短几十秒的特种射击,却融合了黎登贵19年军旅生涯的精华。射击技巧是他两次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磨砺出来的,射击方式和评判标准是他赴某国援教时总结出来的,连波佩尔靶都是他参加哈萨克斯坦“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比武带回来的。

  如今,38岁的黎登贵已成长为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某旅参谋长。他还创下了中国特种兵出国参赛最多、前后跨度时间最长、参赛队员年龄最大的纪录。有人说,他就是特种兵的传奇。

“阿贵,快跑!”

  别看黎登贵现在成为特种兵传奇,但起初并不被人看好。

  1996年,身高168cm、体重85公斤的黎登贵参军入伍。初来乍到,他对部队有一个简单的认识:这里是比拼体能的地方。因为4年前就开始坚持跑步锻炼,他自信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但没过多久,黎登贵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虽然我的耐力不错,跑5公里数一数二,但是身体协调性不好,走队列姿势不美观,障碍训练学十几遍都掌握不了。”

  更让他难为情的是,在一次与战友的拳击对抗中,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在场下一边擦鼻血,一边抹眼泪。“看着对手带着狠劲的眼神,我就先怯了三分。”

  一个班长的话点醒了他:“没出息!哭能哭赢吗?你不是打不过他,是你太懦弱,没上场心理上就输了。再去跟他打一场!”

  “豁出去了!”克服畏惧心理的黎登贵重新走向拳击场,拳头变得果敢凌厉。凭借强壮的体格,最终战胜了对方。

  那一次,黎登贵知道了什么叫“血性”。从此,他的爱好从相对温和的跑步扩展到摔跤和各项训练课目,“干什么都带着一股拼劲儿”。不到两年,他就把自己练成了“全优尖兵”。

  不仅如此,他还在训练之余坚持学习,并于1999年考入石家庄陆军学院(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步兵侦察指挥专业。

  在这里,黎登贵照样每天坚持跑10公里。大家私下说,他一天不折腾自己就难受,像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电影里人们惊呼“阿甘,快跑!”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则常常喊他:“阿贵,快跑!”

  课余时间,黎登贵喜欢和军校里的外训队学员一起踢球。“他们都是来自外国的现役军官,我还能跟他们学学口语。”不久,他的英语成绩就跃居全中队第一名。

  没想到,口语很快便派上了用场。2000年,北京军区从整个军区范围内选拔队员参加在爱沙尼亚举行的“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英语水平,还是学员的黎登贵被选入集训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比武,它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黎登贵说。

“你是中国队的灵魂”

  实际上,参加第一次“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的确改变了黎登贵的人生,却是以一种略显遗憾的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他只能以预备队员的身份参加这次比武。“在最后的6公里奔袭中,我在终点挥舞着五星红旗为战友们加油助威,同时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回来亲自参赛!”

  2002年,即将从军校毕业的黎登贵面临分配问题。尽管机会很多,但他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成都军区,理由只有一条:这是参加明年“爱尔纳·突击”的军区。

  7月,黎登贵被分配到成都军区某大队(现13集团军某旅),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特种兵生涯。

  2003年8月,他再次站到了“爱尔纳·突击”的竞技场上。在爱沙尼亚的原始森林中,来自十几个国家的27支队伍展开较量。他们要在5天4夜的时间里背负30公斤的背囊奔袭200多公里,在毫无补给的情况下完成抢滩登陆、通过雷场、步枪和手枪射击等课目。

  不仅如此,原始森林中还潜伏着一个营的“假设敌”,随时准备袭扰参赛队员。除了时刻提防他们的偷袭,黎登贵的小队还要应付恶劣的自然环境。“原始森林白天热,晚上冷,我们一直在森林、沼泽和河流间行军,身上的衣服从来没有干过。”

  最关键的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竞赛课目。“5天4夜,根本没有睡觉的时间,”超出生理极限的奔袭甚至让黎登贵出现了幻觉,“明明是平的草地,但看上去一会儿像土包,一会儿又陷下去。”

  最终,在这场号称“死亡角逐”的竞赛中,中国的两支队伍在参赛队中排名第二和第三。黎登贵也完成了自己作为特种兵的启蒙教育。

  这次残酷的国际比武让他认识到,只有不断超越极限,才能在世界特种兵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后,就像每天坚持长跑一样,他在这条道路上跋涉19年,从未放弃。其间,他先后3次参加军区特种(侦察)部分队比武,并以36岁的“高龄”参加了哈萨克斯坦主办的“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比武。

  按常理,特种兵超过30岁就过了“黄金年龄”,但36岁的黎登贵从不服输。2013年,他不仅在与一群20多岁的小伙子比拼中赢下参加“金鹰-2013”比武的名额,而且在比赛中做出了很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在比武中,有一段长约5.5公里、横亘着40多个障碍的侦察兵小道,被称为“魔鬼之路”。比赛时,主办方临时在4公里处增设了一个高难度课目:潜入2.5米深的湖底,捞运30公斤重的弹药箱。

  到达4公里处的下水点时,黎登贵和队友都已经精疲力竭。几名极度疲劳的外军队员想硬拼,结果下水后因体力不支,反被救生员捞了起来。

  “走!”黎登贵背着12公斤重的武器装备带头潜入湖底,在他的带动下,3名队友也相继跳进湖里。刚入水,沉重的背囊就把人就往湖底拖。黎登贵明白,大家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他迅速指挥队友在足球场大的湖里分区域搜寻目标。

  潜水10余次后,他终于摸到了弹药箱,立刻用商定好的手语招呼队友,4个人用蹬地打腿的动作一齐将30公斤的弹药箱托出了水面。

  “不可思议!”橡皮艇上,裁判长拉斐尔少校不禁感慨,在黎登贵的带领下,中国队团结得就像一个人。他朝水里的黎登贵竖起了大拇指:“你是中国队的灵魂!”

防火防盗防登贵

  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黎登贵是小队的灵魂;在平常带兵训练中,他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从来到该旅开始,黎登贵就想把学到的所有经验都教给自己的兵。

  有一个细节,二营4连的班长侯典阳记得特别清楚:“无论当连长、营长,还是参谋长,他最爱神出鬼没地摸哨。”在漆黑的夜晚,黎登贵悄无声息地接近岗亭,用不同的捕俘方法一次次将哨兵放倒。

  “这些都是我在比赛中使用的招数,我不希望自己的兵也像那些比赛中的假想敌一样中招。”对于那些“阵亡”的哨兵,他临走前总会补上一句:“提高警惕,战场上敌人随时都想要我们的命。”

  那段时间,旅里的哨兵都被他摸怕了。三番五次后,战士们编出一句顺口溜:防火防盗防登贵。怎么防?明哨变暗哨,固定哨变游动哨,戴上夜视仪,布上传感器,甚至连陷阱、铃铛这些土招怪招都用上了。

  此外,黎登贵把更多的经验直接带到了平时的训练中。

  比如泅渡。这是特种兵的必备技能,也是训练的重点之一,但黎登贵从中发现了问题:为了泅渡方便,官兵在水中常常把武器装具紧紧捆在身上,这样主要是防止枪在水中滑落。

  “万一在水中遇到险情该怎么办?”这是他在比武和训练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黎登贵和官兵在水训场反复研究试验,用塑料袋将背囊内的物资进行密封,使背囊变成一个漂浮物。在泅渡过程中,官兵们双手持枪,借助背囊的浮力前进,不仅省力,还始终处于战斗状态。

  绳子也是特种兵的必备器材,无论攀岩爬楼、牵引横越,还是敌后机降、布设陷阱,都不可或缺。而黎登贵却和这绳子较上了劲。训练中,他将所有攀登绳由直径4厘米的麻绳换成直径1.2厘米的细绳。

  “打仗用什么绳子,我们训练就应该用什么绳子。”这也是他经常在赛场上长途负重奔袭积累的经验:细绳比粗绳更轻,更便于携带,在作战过程中更加实用。

  针对比武中经常出现的高强度、超负荷任务,早在当连长时,黎登贵就在连队成立了“魔鬼训练班”。每天凌晨5点起床,先是一个10公里,接着仰卧起坐300个,俯卧撑300个,1分钟引体向上20个……

  “这只是‘加餐’,我们出操时还要和全连一起吃‘正餐’。”侯典阳笑着说,“一开始大家并不愿参训,结果后来参训的战士参加比武每次都摘金夺银,现在大家都挤着报名要求参加‘魔鬼训练班’。”

  在不少战士的印象里,黎登贵对待训练是个“狠角色”。对此,侯典阳有不同的看法:“与其说他对大家狠,不如说他对自己狠。他只是把对要求自己的标准用到了大家身上而已。”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精神,他才能成为传奇特种兵吧!”这位年轻的班长补充说。

【责任编辑:高天昱】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